春天的飲食原則春季,萬物生長,但早春時節,氣溫仍較寒冷,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,應選用谷類,黃豆、芝麻、花生、核桃、雞蛋,魚類,蝦、牛肉、雞肉等。這些食品,具有增強人體耐寒力的功能。
春天氣候由寒轉暖,氣溫變化較大,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,活力增強,容易侵犯人體致病,所以,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。小白菜、油菜、西紅柿等新鮮蔬菜,柑橘、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,具有抗病毒作用。胡蘿卜、莧菜、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,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。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,芝麻、青色卷心菜、菜花等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,增強人體抗病能力。
春天舊病容易復發。由于溫暖多風,適宜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,因此,春天感冒患者較多,也容易使人血壓增高,出現頭痛、眩暈、失眠等癥狀。飲食防治方法:每天吃香蕉或橘子,或用香蕉皮水煎代茶飲。香蕉含有能降血壓的鉀離子。經常食用含鉀多的檸檬、梨、綠豆等可以防治高血壓。芹菜、紅棗水煎代茶飲均有較好的降壓效果。
夏天的飲食原則夏季炎熱,從汗液中丟失大量無機鹽、微量元素及水溶性維生素。在高溫環境生活、工作,增加人體能量消耗,使其耐力和抵抗力降低,因此,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。要注意食物的色、香、味,以提高食欲,適當吃些咸鴨蛋、咸雞蛋、松花蛋、豆制品、芝麻醬、綠豆、新鮮蔬菜、水果等。各種飲料是夏季不可缺少的,它們有利于調節體溫、消除疲勞。食用有清熱祛暑功效的食物,如莧菜、茄子、鮮藕、綠豆、絲瓜、黃瓜、西瓜等。夏季多食番茄、西瓜既可以生津止渴,又具有滋補作用。
夏季氣溫高,人體中樞神經經常處于緊張狀態,導致某些分泌腺的功能受影響,因而出現消化力弱,食欲不振等癥狀,應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。這時人體水分和鹽丟失較多,應多喝水,但切忌飲水過多,以免增加心臟和泌尿系統的負擔,應采取少量多飲的方法。
秋天的飲食原則秋季氣候宜人,有利于調養生息,為人體進補的季節。秋季應選用銀耳、百合等食品。銀耳含有糖類、脂肪、蛋白質及磷、鐵、鎂、鈣等,有滋陰、潤肺、養胃、生津的補益作用。用水浸泡后煮爛,加糖服用。百合有養肺陰、滋肺燥、清心安神的功效。
選用健補脾胃的食品,如蓮子、茭白、南瓜、桂圓、黑芝麻、紅棗、核桃、山藥、扁豆等。通過食補可使人保持健康的體魄、旺盛的精力,從而達到減少疾病和延緩衰老的目的。秋季,空氣濕度小,風力大,人體汗液蒸發較快,皮膚容易干燥,汗液還會丟失一部分水溶性維生素。因此,在秋季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攝入充足,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。
秋天忽冷忽熱,秋雨連綿,中老年人不適應這種氣候的急劇變化,易患傷風感冒,應用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。用山藥、大棗煮粥,加蜂蜜,每天早晨空腹喝1~2碗。山藥含有脂肪、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有強壯、助消化作用。神經衰弱、慢性咳嗽、腰腿酸痛的人,將核桃仁搗爛,加蜂蜜,用瓷瓶裝好密封,每天兩次,每次一匙,溫開水送服。核桃有補腦、補腎、抗疲勞的作用。體弱的中老年人,宜用糯米、白糖、葡萄干、核桃仁、瓜子仁、白果仁、蓮子、桂圓肉、紅豆沙、熟山藥、小紅棗、青梅等蒸熟成八寶飯,每天早晨空腹食一碗。也可將鮮麥芽或干麥芽加面粉混煮,加糖適量,每次食麥芽糊1~2碗。麥芽含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E及銅、鎂、鋅、鐵等微量元素,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,增強耐力,延緩衰老,防治失眠,防止記憶力減退。
冬天的飲食原則冬季氣候寒冷,陰盛陽衰,因此,提高中老年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很重要。因此,冬天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。供給蛋白質,如瘦肉、雞蛋,魚類、乳類、豆類等,這些食物所含蛋白質不僅便于人體消化吸收,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,營養價值較高,可增強人體的耐寒和抗病能力。冬天綠葉菜少,但甘薯、馬鈴薯等薯類則含較多的胡蘿卜素。除吃大白菜外,還應選用圓白菜、心里美蘿卜、白蘿卜、胡蘿卜、黃豆芽、綠豆芽、油菜這些蔬菜,經常調換食用,合理搭配,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的需要。冬天容易缺乏鉀、鈣、鈉、鐵,因此,應常食蝦米、蝦皮、芝麻醬、豬肝、香蕉。如有低鈉者,做菜時,口味可偏咸,以便補充。
冬天進補,應順應自然,注意養陽,提高人體耐寒能力。
狗肉和羊肉是中老年人冬季滋補佳品。每天早晨服人參酒或黃芪酒一小杯,可防風御寒活血。常食燉母雞、蹄筋,飲牛奶、豆漿。牛肉切小塊,加黃酒、蔥姜,用砂鍋燉爛,食肉喝湯。
羊肉與蘿卜同煮,食羊肉飲湯。冬季陽氣收藏,人體吸收營養成分儲存于體內,以增強抗病能力?;加懈咧Y、冠心病、高血壓的人可以經常服用黑芝麻桑葚糊。將黑芝麻、桑葚、大米放入藥碾碾爛,加白糖放入瓦鍋內煮熟服用?;几哐獕旱闹欣夏耆?取黑木耳、柿餅、冰糖煮爛食用?;硷L寒咳嗽,用蘿卜切片、生梨切片和生姜加冰糖、蜂蜜煮熟服用。